从根子上杜绝劣质教辅进校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3-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讯(记者 余闯)“要从根本上杜绝未经授权和评议的劣质教辅材料进入中小学推荐目录。”全国政协委员、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吴志明认为,教辅材料不是谁都可以出、谁都可以发的普通商品,要加大出版和准入资质监管力度,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遏制教辅材料“散、滥、乱”现象。

    吴志明介绍说,教育部等4部门2012年下发通知,对教辅材料的评议、推荐和选用办法等工作进行规范,规定由各省择优评议、公示教辅材料,将其列入中小学教辅材料目录。各地在审议通过的教辅材料目录中按照“一科一辅”、自愿购买的原则推荐给学校供学生选用,由新华书店统一发行,市场行为规范、财务管理严格,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

    “但在个别省级教辅评议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使得真正优秀的品牌教辅没被选上;各地和学校之间教学水平有差异,一个地市只能选用一套评议教辅,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吴志明说。

    吴志明建议,要在实践中健全教辅材料省级评议选用机制,强化对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的监督,丰富人员构成。组建评议队伍,由教育理论专家、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家长代表和政府相关部门人员构成,并建立追责制,杜绝保护主义,让评议过程更加公正透明。加大新闻出版、教育、物价等执法职能部门检查处罚力度,对教辅材料的出版、质量、定价和发行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约束。

    吴志明说,要扩大教辅材料评议目录,分层提供、推荐难易度不同的教辅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受教育程度学生的需要。增加评议推荐、选用频率,对评议推荐的教辅材料严格发行资质,采取统一的发行渠道,让发行环节在微利的前提下保障发行质量和配送效率,确保“课前到手,人手一册”。